# SEC的监管转型与加密货币的新时代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美国证监会(SEC)的成立。然而,此后SEC并未能有效阻止金融创新或危机的发生。1998年,一家量化投资公司在俄罗斯债券市场遭遇重创,几乎引发类似1929年的大危机。尽管如此,1999年电子交易系统条例仍然生效,量化、对冲和套利开始全面拥抱信息技术。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针对暗池交易的监管力度加大,但暗池仍然存在。到2025年,SEC在领导层更迭后,决定拥抱未来的新趋势——链上化和合规化。链上化意味着从实物资产tokenization只是开始,未来的交易、资产分配和收益都将围绕区块链进行。合规化则体现在空投、质押、IXO和奖励机制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美国特色的超级应用,使所有DeFi项目重新美国化。## SEC的生存危机加密货币的崛起对SEC的存在构成了挑战。SEC监管转向的时间线可以分为几个关键节点:领导层变更、加密货币工作组的成立,以及"Project Crypto"的启动。从4月到7月,SEC在监管方面动作频频。一方面需要妥善处理与Ripple、Kraken等公司的诉讼,另一方面面临Coinbase、灰度等公司要求放松监管的压力。Ripple案的结果标志着SEC从"执法式监管"向"监管式服务"的转变。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实物质押和赎回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对其他加密货币的监管仍采取逐案审查的方式。面对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SEC不得不采取行动。白宫发布的加密货币报告实质上接受了现有DeFi的各个方面。SEC此前已将稳定币监管权限转移至银行监管机构,更多的数字资产监管权限也划归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这种情况下,SEC必须在新的法案正式生效前,从行政实践入手,抢先划分监管势力范围。然而,在现有框架下,SEC能做的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批准更多质押型ETF、代币化股票等方面。随着加密货币时代的到来,SEC和CFTC分管的局面可能终结。为了最大化部门利益,SEC唯一的选择就是拥抱新时代,放弃旧世界的教条。## 真实世界的"链上化"DeFi的全面合规化意味着离岸套利时代的终结。SEC的"Project Crypto"从人、财、规三个方面详细规定了DeFi的各个方面。在人才方面,SEC鼓励开发者回到美国本土进行开发,确保创新首选美国。在资金方面,不再需要海外套壳,DeFi相关的代币发行、链上活动和奖励分发都将合规化。在规则方面,链上化正式成为主旋律。相比DeFi,实物资产tokenization(RWA)有更具体的规定,涵盖股票、债券、权益和实物等各类型。代币化股票和私募市场的代币化窗口已经敞开。这次变革可能比计算机化更为深刻。从纸质凭证到电子化交易,再到全面链上化,任何可金融化的资产都可能被代币化。这将消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信息差,尽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最终,DeFi将成为新的金融形式,而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补充。以太坊有望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新载体。## 结语Project Crypto可以说是DeFi的证券法时刻。未来,CFTC和SEC可能彻底融为一体,因为数字商品和数字证券将难以区分。这一转变是金融泡沫的助推器,还是资产创新的必经之路,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SEC监管转型与DeFi新时代:链上化与合规化的双重变革
SEC的监管转型与加密货币的新时代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美国证监会(SEC)的成立。然而,此后SEC并未能有效阻止金融创新或危机的发生。
1998年,一家量化投资公司在俄罗斯债券市场遭遇重创,几乎引发类似1929年的大危机。尽管如此,1999年电子交易系统条例仍然生效,量化、对冲和套利开始全面拥抱信息技术。
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针对暗池交易的监管力度加大,但暗池仍然存在。到2025年,SEC在领导层更迭后,决定拥抱未来的新趋势——链上化和合规化。
链上化意味着从实物资产tokenization只是开始,未来的交易、资产分配和收益都将围绕区块链进行。合规化则体现在空投、质押、IXO和奖励机制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美国特色的超级应用,使所有DeFi项目重新美国化。
SEC的生存危机
加密货币的崛起对SEC的存在构成了挑战。SEC监管转向的时间线可以分为几个关键节点:领导层变更、加密货币工作组的成立,以及"Project Crypto"的启动。
从4月到7月,SEC在监管方面动作频频。一方面需要妥善处理与Ripple、Kraken等公司的诉讼,另一方面面临Coinbase、灰度等公司要求放松监管的压力。Ripple案的结果标志着SEC从"执法式监管"向"监管式服务"的转变。
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实物质押和赎回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对其他加密货币的监管仍采取逐案审查的方式。
面对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SEC不得不采取行动。白宫发布的加密货币报告实质上接受了现有DeFi的各个方面。SEC此前已将稳定币监管权限转移至银行监管机构,更多的数字资产监管权限也划归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在这种情况下,SEC必须在新的法案正式生效前,从行政实践入手,抢先划分监管势力范围。然而,在现有框架下,SEC能做的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批准更多质押型ETF、代币化股票等方面。
随着加密货币时代的到来,SEC和CFTC分管的局面可能终结。为了最大化部门利益,SEC唯一的选择就是拥抱新时代,放弃旧世界的教条。
真实世界的"链上化"
DeFi的全面合规化意味着离岸套利时代的终结。SEC的"Project Crypto"从人、财、规三个方面详细规定了DeFi的各个方面。
在人才方面,SEC鼓励开发者回到美国本土进行开发,确保创新首选美国。在资金方面,不再需要海外套壳,DeFi相关的代币发行、链上活动和奖励分发都将合规化。在规则方面,链上化正式成为主旋律。
相比DeFi,实物资产tokenization(RWA)有更具体的规定,涵盖股票、债券、权益和实物等各类型。代币化股票和私募市场的代币化窗口已经敞开。
这次变革可能比计算机化更为深刻。从纸质凭证到电子化交易,再到全面链上化,任何可金融化的资产都可能被代币化。这将消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信息差,尽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最终,DeFi将成为新的金融形式,而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补充。以太坊有望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新载体。
结语
Project Crypto可以说是DeFi的证券法时刻。未来,CFTC和SEC可能彻底融为一体,因为数字商品和数字证券将难以区分。这一转变是金融泡沫的助推器,还是资产创新的必经之路,仍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