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学对话:创业二十载的反思与新战略布局2025年6月19日,香港大学迎来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对话。MetaEra首席执行官Jessica Yang与某知名加密投资机构联创、Vernal Group董事长杜均展开了深入交流。作为香港大学博士课程的学生,杜均分享了他重返校园深造的动机、不同机构的战略布局,以及对香港加密金融市场的见解。## 系统化二十年创业经验2024年,杜均选择申请香港大学的博士课程,恰逢他创业的第二十个年头。回顾2004年创业之初,2005年因创业而退学,杜均坦言过去二十年他一直"埋头苦干",专注于创业和投资,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性思考。2024年成为了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希望通过博士课程,将二十年的创业与投资经验转化为系统化、可复用的知识体系。杜均表示:"我的目标是将创业和投资的实战经历提炼成方法论,形成能够让自己和团队使用的结构化工具。"这不仅是个人提升,更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升华。他希望通过学术视角,整理出一套可复制的知识框架,为未来的创业与投资提供指导。## 从加密领域到AI等新技术的拓展作为某知名加密投资机构的联合创始人,杜均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他新成立的Vernal Group展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战略视野。在与Jessica的对话中,杜均详细阐述了Vernal与其之前机构在定位、结构和业务方向上的差异。他之前所在的机构作为一级市场基金,采用传统的5+2投资周期,外部有限合伙人(LP)带来的回报压力限制了其支持长期项目的能力。杜均解释道:"有些项目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我们之前的投资周期难以完全匹配。"该机构更像是"挑选者"或"裁判者"的角色。相比之下,Vernal Group更像是一家联合家族办公室,主要资金来源于杜均及另一名核心股东。这种结构赋予了Vernal更大的灵活性,无需承担短期回报压力,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陪伴创业者。杜均强调:"我们的资金是相对长期的,三年、五年、十年都可以。"Vernal的目标是成为创业者的"陪跑者"。他之前的投资机构100%聚焦于加密领域,而Vernal的战略则更为多元化。杜均透露,Vernal的投资重心转向AI,加密项目仅占其组合的一小部分。Vernal专注于AI应用层,特别是能够产生现金流、提升效率或优化流程的项目。"我们不投资算力或大模型,因为以我们的资金规模和在北美的资源,难以支撑相关赛道的投资。"杜均坦言,Vernal更关注AI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如AI安全、AI人才招聘、AI税务和财务工具等。这些项目以"简单提效"为目标,贴近市场需求,旨在AI爆发期捕捉最佳回报。## 香港:加密金融的战略要地作为加密行业的领军人物,杜均对香港市场的布局充满信心。他认为,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桥头堡",在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包括稳定币监管框架和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全球区块链企业和人才的关注。杜均评价道:"香港加密货币相关的法案在先进性和可执行性上甚至超越了美国。"他指出,香港的稳定币政策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结合其国际化优势,有望孕育新的商业模式。他所属的团队早在2022年便通过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在港落地,目前设有办公室并积极申请相关牌照。其中,金融托管业务是Vernal在香港的核心业务方向。杜均认为,结合香港的稳定币政策,托管业务有望在此基础上诞生出更好的业务模式,为加密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从创业二十年的"埋头苦干"到港大博士的系统性深造,杜均展现了一位行业领军者对自我迭代的追求。从参与创办加密投资机构,到成立Vernal Group,他将视野从加密领域扩展至AI应用层,更以长期陪伴的视角支持创业者。同时,作为香港加密市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杜均对本地政策的洞察和业务布局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保持学习,拥抱变化,才能在快速演变的行业中持续领先。"这或许是这位行业资深人士给出的最诚恳建议。
从加密到AI:资深投资人杜均的创业反思与Vernal新战略
香港大学对话:创业二十载的反思与新战略布局
2025年6月19日,香港大学迎来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对话。MetaEra首席执行官Jessica Yang与某知名加密投资机构联创、Vernal Group董事长杜均展开了深入交流。作为香港大学博士课程的学生,杜均分享了他重返校园深造的动机、不同机构的战略布局,以及对香港加密金融市场的见解。
系统化二十年创业经验
2024年,杜均选择申请香港大学的博士课程,恰逢他创业的第二十个年头。回顾2004年创业之初,2005年因创业而退学,杜均坦言过去二十年他一直"埋头苦干",专注于创业和投资,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性思考。2024年成为了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希望通过博士课程,将二十年的创业与投资经验转化为系统化、可复用的知识体系。
杜均表示:"我的目标是将创业和投资的实战经历提炼成方法论,形成能够让自己和团队使用的结构化工具。"这不仅是个人提升,更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升华。他希望通过学术视角,整理出一套可复制的知识框架,为未来的创业与投资提供指导。
从加密领域到AI等新技术的拓展
作为某知名加密投资机构的联合创始人,杜均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他新成立的Vernal Group展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战略视野。在与Jessica的对话中,杜均详细阐述了Vernal与其之前机构在定位、结构和业务方向上的差异。
他之前所在的机构作为一级市场基金,采用传统的5+2投资周期,外部有限合伙人(LP)带来的回报压力限制了其支持长期项目的能力。杜均解释道:"有些项目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我们之前的投资周期难以完全匹配。"该机构更像是"挑选者"或"裁判者"的角色。
相比之下,Vernal Group更像是一家联合家族办公室,主要资金来源于杜均及另一名核心股东。这种结构赋予了Vernal更大的灵活性,无需承担短期回报压力,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陪伴创业者。杜均强调:"我们的资金是相对长期的,三年、五年、十年都可以。"Vernal的目标是成为创业者的"陪跑者"。
他之前的投资机构100%聚焦于加密领域,而Vernal的战略则更为多元化。杜均透露,Vernal的投资重心转向AI,加密项目仅占其组合的一小部分。Vernal专注于AI应用层,特别是能够产生现金流、提升效率或优化流程的项目。
"我们不投资算力或大模型,因为以我们的资金规模和在北美的资源,难以支撑相关赛道的投资。"杜均坦言,Vernal更关注AI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如AI安全、AI人才招聘、AI税务和财务工具等。这些项目以"简单提效"为目标,贴近市场需求,旨在AI爆发期捕捉最佳回报。
香港:加密金融的战略要地
作为加密行业的领军人物,杜均对香港市场的布局充满信心。他认为,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桥头堡",在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包括稳定币监管框架和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全球区块链企业和人才的关注。
杜均评价道:"香港加密货币相关的法案在先进性和可执行性上甚至超越了美国。"他指出,香港的稳定币政策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结合其国际化优势,有望孕育新的商业模式。
他所属的团队早在2022年便通过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在港落地,目前设有办公室并积极申请相关牌照。其中,金融托管业务是Vernal在香港的核心业务方向。杜均认为,结合香港的稳定币政策,托管业务有望在此基础上诞生出更好的业务模式,为加密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从创业二十年的"埋头苦干"到港大博士的系统性深造,杜均展现了一位行业领军者对自我迭代的追求。从参与创办加密投资机构,到成立Vernal Group,他将视野从加密领域扩展至AI应用层,更以长期陪伴的视角支持创业者。同时,作为香港加密市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杜均对本地政策的洞察和业务布局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保持学习,拥抱变化,才能在快速演变的行业中持续领先。"这或许是这位行业资深人士给出的最诚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