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talik探討"文化年輪模型":解析中美AI競爭格局的意外轉變Vitalik近日發表文章,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並運用該模型分析了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術監管格局。這一模型揭示了一個有趣現象: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由形成時的社會氛圍塑造,而對舊事物的態度則由固有慣性決定。這些"文化年輪"一旦形成,便極難改變。## 新自由主義與監管現實的矛盾Vitalik指出,盡管人們常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深度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但實際上政府的監管政策與這一理念大相徑庭。事實上,聯邦監管法規總數不降反增,各類管控措施日益嚴格。自二戰以來,美國聯邦稅收佔GDP的比例也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格局的逆轉五年前,如果有人預測中美兩國在開源和閉源AI領域的主導地位會出現逆轉,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難以置信。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直覺完全錯誤。Vitalik提出的"年輪模型"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取決於形成時的社會氛圍- 對舊事物的態度則由維持現狀的慣性驅動每個時代都在文化這棵樹上刻下新的"年輪",形成對新興事物的觀念。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會迅速固化,難以改變。## 從互聯網到AI:文化慣性如何引導技術監管美國在90年代經歷了去監管化的高峯,但21世紀後整體趨勢轉向更多監管。然而,90年代"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仍保留了自由開放的特質。這種理念一旦形成,就像年輪一樣深深固定下來。社會對現代科技風險的態度往往過於謹慎,而對一些傳統危險活動(如極限登山)卻相對寬容。這可以用年輪模型解釋:傳統活動的文化態度在社會整體風險容忍度更高的時期就已形成並固化。AI在2020年代走向成熟,中國作爲追趕者,採取了"商品化競爭對手的優勢互補品"策略,與開發者羣體中日益增長的開源偏好相契合,形成了對開源AI友好的環境。這種環境是真實的,但僅限於AI領域。## 創新優於改變現狀Vitalik認爲,一旦某種事物存在足夠長時間,圍繞它的文化觀念就會固化,變得難以改變。相比之下,創造新的行爲模式,並在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規範與文化基礎更容易實現。這正是加密貨幣和Web3領域的吸引力所在: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技術與文化環境,可以不受既有"現狀偏見"束縛,自由探索新事物。我們無需再費力培育陳年舊樹,而是可以通過種植新樹種,爲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
Vitalik提出文化年輪模型:解密中美AI格局逆轉
Vitalik探討"文化年輪模型":解析中美AI競爭格局的意外轉變
Vitalik近日發表文章,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並運用該模型分析了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術監管格局。這一模型揭示了一個有趣現象: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由形成時的社會氛圍塑造,而對舊事物的態度則由固有慣性決定。這些"文化年輪"一旦形成,便極難改變。
新自由主義與監管現實的矛盾
Vitalik指出,盡管人們常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深度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但實際上政府的監管政策與這一理念大相徑庭。事實上,聯邦監管法規總數不降反增,各類管控措施日益嚴格。自二戰以來,美國聯邦稅收佔GDP的比例也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格局的逆轉
五年前,如果有人預測中美兩國在開源和閉源AI領域的主導地位會出現逆轉,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難以置信。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直覺完全錯誤。Vitalik提出的"年輪模型"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每個時代都在文化這棵樹上刻下新的"年輪",形成對新興事物的觀念。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會迅速固化,難以改變。
從互聯網到AI:文化慣性如何引導技術監管
美國在90年代經歷了去監管化的高峯,但21世紀後整體趨勢轉向更多監管。然而,90年代"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仍保留了自由開放的特質。這種理念一旦形成,就像年輪一樣深深固定下來。
社會對現代科技風險的態度往往過於謹慎,而對一些傳統危險活動(如極限登山)卻相對寬容。這可以用年輪模型解釋:傳統活動的文化態度在社會整體風險容忍度更高的時期就已形成並固化。
AI在2020年代走向成熟,中國作爲追趕者,採取了"商品化競爭對手的優勢互補品"策略,與開發者羣體中日益增長的開源偏好相契合,形成了對開源AI友好的環境。這種環境是真實的,但僅限於AI領域。
創新優於改變現狀
Vitalik認爲,一旦某種事物存在足夠長時間,圍繞它的文化觀念就會固化,變得難以改變。相比之下,創造新的行爲模式,並在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規範與文化基礎更容易實現。
這正是加密貨幣和Web3領域的吸引力所在: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技術與文化環境,可以不受既有"現狀偏見"束縛,自由探索新事物。我們無需再費力培育陳年舊樹,而是可以通過種植新樹種,爲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