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對區塊鏈認知調查:理解程度有待提升區塊鏈作爲新興技術,正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那麼,當前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程度如何呢?近期,一項針對全國高校範圍內的調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現象。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還不夠清晰。23.4%的受訪者表示對區塊鏈"一點也不了解",近3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在加密貨幣方面,僅4.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29%的人"一點也不了解"。67%的人知道比特幣,31.6%的人知道以太坊,但對其他代幣的認知度較低。對區塊鏈相關術語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在列舉的11個區塊鏈相關術語中,僅7人表示全部了解,了解8個以上術語的受訪者只有15人。在區塊鏈應用領域方面,77.2%的人知道區塊鏈在金融證券行業的應用,但對其在時尚、人文藝術等領域的應用了解較少。調查還發現,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和興趣與其專業背景密切相關。經濟學、管理學和工學專業的學生對區塊鏈了解更多,也更感興趣。相比之下,人文社科、農學、醫學專業的學生對區塊鏈的了解和興趣較低。研究生比本科生對區塊鏈更爲了解。在加密貨幣投資方面,8%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持有加密貨幣,9%曾經購買過但已退出。其中,近四成的人是在2017-2018年入場,主要集中在經濟學專業。媒體是學生獲取區塊鏈信息的主要渠道,36%的學生是通過大衆媒體首次接觸"區塊鏈"一詞。然而,媒體報道對學生的區塊鏈認知影響有限,近四成學生表示媒體報道"有影響,但影響甚微"。在未來職業選擇方面,26.7%的學生表示將來可能從事與區塊鏈相關的工作。這反映出部分學生對區塊鏈行業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目前,高校的區塊鏈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調查顯示,在131所涉及的高校中,僅有8所開設了區塊鏈相關課程。除官方課程外,學生自發組織的區塊鏈社團和協會也在發揮重要作用,如清華大學學生區塊鏈協會和中山大學區塊鏈俱樂部等。總體而言,中國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還處於初級階段。除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專業外,大多數學生對這一前沿技術了解不多。雖然媒體是主要信息來源,但學生對媒體報道保持謹慎態度。高校區塊鏈教育正在起步,但從專業化知識到大規模通識教育還需時日。隨着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範圍的擴大,提升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和理解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國高校區塊鏈認知調查:僅8%學生持有加密貨幣
高校學生對區塊鏈認知調查:理解程度有待提升
區塊鏈作爲新興技術,正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那麼,當前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程度如何呢?近期,一項針對全國高校範圍內的調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還不夠清晰。23.4%的受訪者表示對區塊鏈"一點也不了解",近3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在加密貨幣方面,僅4.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29%的人"一點也不了解"。67%的人知道比特幣,31.6%的人知道以太坊,但對其他代幣的認知度較低。
對區塊鏈相關術語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在列舉的11個區塊鏈相關術語中,僅7人表示全部了解,了解8個以上術語的受訪者只有15人。在區塊鏈應用領域方面,77.2%的人知道區塊鏈在金融證券行業的應用,但對其在時尚、人文藝術等領域的應用了解較少。
調查還發現,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和興趣與其專業背景密切相關。經濟學、管理學和工學專業的學生對區塊鏈了解更多,也更感興趣。相比之下,人文社科、農學、醫學專業的學生對區塊鏈的了解和興趣較低。研究生比本科生對區塊鏈更爲了解。
在加密貨幣投資方面,8%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持有加密貨幣,9%曾經購買過但已退出。其中,近四成的人是在2017-2018年入場,主要集中在經濟學專業。
媒體是學生獲取區塊鏈信息的主要渠道,36%的學生是通過大衆媒體首次接觸"區塊鏈"一詞。然而,媒體報道對學生的區塊鏈認知影響有限,近四成學生表示媒體報道"有影響,但影響甚微"。
在未來職業選擇方面,26.7%的學生表示將來可能從事與區塊鏈相關的工作。這反映出部分學生對區塊鏈行業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目前,高校的區塊鏈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調查顯示,在131所涉及的高校中,僅有8所開設了區塊鏈相關課程。除官方課程外,學生自發組織的區塊鏈社團和協會也在發揮重要作用,如清華大學學生區塊鏈協會和中山大學區塊鏈俱樂部等。
總體而言,中國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還處於初級階段。除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專業外,大多數學生對這一前沿技術了解不多。雖然媒體是主要信息來源,但學生對媒體報道保持謹慎態度。高校區塊鏈教育正在起步,但從專業化知識到大規模通識教育還需時日。隨着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範圍的擴大,提升高校學生對區塊鏈的認知和理解將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