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BTCFi崛起:解鎖比特幣潛力 引領萬億美元資產新篇章
比特幣金融新篇章:BTCFi 崛起與生態系統演進
摘要
比特幣作爲一個萬億美元級資產基礎,其潛力尚未充分釋放。BTCFi 正在改變這一現狀:
目前超過 1400 萬枚比特幣處於閒置狀態,缺乏以太坊 DeFi 生態中的資本效率。BTCFi 旨在將比特幣轉化爲生息資產,釋放流動性,使其能夠用於借貸、質押、保險等去中心化金融應用。
機構對比特幣原生收益的需求正在增長,相關基礎設施也已就緒:從合規托管方案到實際收益協議,BTCFi 生態已涵蓋 ETF、許可借貸、保險模型及符合機構標準的質押協議。
技術突破和二層網路創新爲 BTCFi 帶來了可擴展性和可編程性。Taproot 等升級和新興的二層平台如今已支持比特幣上的智能合約、代幣發行以及可組合的 DeFi 應用。
資本流動性瓶頸:BTCFi 存在的意義
如今比特幣已經是一個超過 1 萬億美元的資產基礎,但這些資產大多處於閒置狀態。分析師估計,BTC 市值的 99% 是"閒置"的,換句話說幾乎所有比特幣都被存儲在錢包或冷錢包中,未產生任何鏈上收益。鏈上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超過 1400 萬枚 BTC 長期未被動用。
這與以太坊形成鮮明對比,以太坊上有大量 ETH 被積極部署於 DeFi 和質押中。例如以太坊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已鎖定超過 1437 萬枚 ETH(約 560 億美元),將 ETH 轉化爲生息資產,並推動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鏈上經濟。
以太坊的 DeFi"夏季"展示了通過質押獎勵、借貸利息、流動性提供等方式實現的資本效率如何爲智能合約平台釋放巨大價值。相比之下,比特幣在這方面一直未被充分利用;其龐大的流動性收益爲 0%,且無法在基礎層上進一步組合成金融產品。
BTCFi 的目標是釋放這些沉睡的資本。本質上 BTCFi 的目標是爲比特幣實現 DeFi 爲以太坊帶來的變革:將靜態資產轉化爲收益來源,並成爲進一步創新的基石。
機構對收益的需求正在增長
機構需求可能是推動 BTCFi 增長的最強催化劑,而這一趨勢已經顯現。2023 年底至 2024 年,多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申請並獲批推出現貨比特幣 ETF,最終將 BTC 引入主流投資組合。
機構已將比特幣視爲戰略性儲備資產,但它們也對收益敏感。在傳統金融中,資本永遠不會閒置,債券支付利息,股票支付股息,甚至現金也會存入貨幣市場基金。而比特幣,直到最近,仍未產生任何收益。
BTCFi 正在改變這一點。機構現在提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問題:我們能用持有的 BTC 做什麼?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探索借貸、質押或將比特幣作爲抵押品的方式,以解鎖收益,這與傳統金融模式類似。
隨着這些選項的出現,機構對 BTCFi 的興趣正在激增。BTC 的年化回報率 3%-5% 可能看起來不高,但在管理數十億美元資金時,這種增量收益極具價值。
隨着 BTCFi 的成熟,BTC 持有者現在可以通過去中心化協議獲得 10%-20% 的年化收益,這使得這一機會更具吸引力。如果 BTC 能夠在保留價格漲潛力的同時提供穩定且低風險的回報,它將不僅是儲備資產,更是 DeFi 的貨幣錨點。
隨着更多機構和個人將 BTC 作爲長期儲備資產,對閒置資產賺取收益的需求變得愈發清晰。收益生成正從一種小衆策略演變爲資產管理的基礎組成部分。
正如美國國債支撐傳統資本市場一樣,比特幣可能成爲加密金融中收益的底層資產,爲從借貸利率到 DeFi 協議估值的所有領域設定基準。
基礎設施已就位
BTCFi 生態系統正在迅速行動,推出專爲機構採用設計的新產品和框架:
合規托管與流動性封裝
某些資產管理公司現已支持在嚴格托管合規下參與 DeFi。新興解決方案如流動性托管代幣(LCTs)使機構能夠在合規托管下持有 BTC,同時將其部署在鏈上以賺取收益。機構在保持監管合規的同時,也能享受 DeFi 的收益潛力。
ETF 與收益整合產品
在歐洲生息比特幣 ETP 已經上線。某 ETP 將 BTC 質押到比特幣 Layer-2 中,截至 2024 年底的年化收益率約爲 5.6%。與此同時機構開始探索 BTC 掛鉤的結構化票據、雙收益產品以及基差交易策略,將傳統金融工具與加密原生收益引擎相結合。
例如某協議將代幣化的美國國債與 BTC 收益策略結合在一個產品中,提供傳統投資者(如家族辦公室和對沖基金)熟悉的雙重回報,這是爲華爾街設計的比特幣收益產品。
另一個例子是某協議推出了一種由生息 BTC 支持的去中心化保險工具。它允許任何 BTC 持有者將其資產重新質押到鏈上保險池中,並賺取保費收入的一部分。該協議正在與加密原生和傳統承保機構合作,構建一類新的去中心化 BTC 保險產品。
協議成熟度與機構信任
BTCFi 協議的總鎖倉價值(TVL)已突破數十億美元,通過了安全審計,並正在推進 SOC2 合規。許多協議還聘請華爾街資深人士擔任顧問,並通過設計優先考慮風險管理。這些舉措爲全球大型資本配置者建立了可信度。
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未來:BTC 收益將成爲機構投資組合的基石,就像美國國債在傳統市場中一樣。這一轉變還將產生連鎖效應:機構資金流入 BTCFi 不僅使比特幣持有者受益,還增強了跨鏈流動性,推動了更多 DeFi 標準,並爲整個加密經濟提供了一個可信賴、生產性的資本基礎層。
簡而言之,BTCFi 爲機構提供了兩全其美的選擇:比特幣作爲優質資產的可靠性,以及賺取收益的機會。
爲什麼是現在?推動 BTCFi 爆發的技術棧
BTCFi 不再只是一個理論概念------它正在成爲現實,這得益於三個方面的突破: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技術升級、基礎設施完善帶來的市場需求增長,以及監管清晰化推動的機構興趣。
從 Taproot 到 BitVM
比特幣協議和生態系統的最新升級爲更復雜的金融應用奠定了基礎。例如,2021 年的 Taproot 升級提高了比特幣的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可編程性,甚至通過提升效率"鼓勵了比特幣上智能合約的使用"。Taproot 還支持了新協議,用於在比特幣帳本上發行代幣和穩定幣。
同樣 BitVM(一種擬議的比特幣"虛擬機")等概念有望在比特幣上實現類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其測試網計劃於 2025 年推出。同樣重要的是,一批比特幣原生的 Layer-2 網路和側鏈已經出現。
例如某些平台正在爲比特幣生態引入智能合約。
某協議通過比特幣算力支持智能合約,通過代幣化實現跨鏈,並通過傳輸證明(PoX)質押實現原生 BTC 收益,使比特幣對開發者和機構而言更具可編程性和生產性。
某網路是一種與 EVM 兼容的 Layer-2,使用比特幣作爲其最終性錨點。它甚至計劃利用 BitVM 實現基於比特幣安全性的圖靈完備合約。
與此同時,某協議引入了比特幣質押以保護其他鏈,並已吸引了數萬枚 BTC。截至 2024 年底,該協議質押了超過 5.7 萬枚 BTC(約 60 億美元),使其成爲 TVL 排名靠前的 DeFi 協議之一。某平台作爲曾經比特幣 Layer-2 中 TVL 最高的平台,在推出後 50 天內 TVL 達到約 39 億美元,極大地擴展了 BTCFi 的版圖。
這些升級和新層的結合解決了許多早期障礙,比特幣現在可以以模塊化方式支持代幣、智能合約和跨鏈交互。
從 Ordinals 到 BRC-20
過去兩年市場對比特幣更具表現力的用途需求明顯增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2023 年 Ordinals 和 BRC-20 代幣的爆發。用戶開始在聰(sats)上刻錄資產和 NFT,推動了鏈上活動的激增。
截至 2023 年底,已創建超過 5280 萬筆 Ordinals 銘文,到 2024 年底增長至約 6970 萬筆。與此同時,礦工收取了數億美元的費用,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費用超過 6900 枚 BTC(約 4.05 億美元)。
這一熱潮證明,戶願意利用比特幣區塊空間做更多事情,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持有或支付,場對比特幣 NFT、代幣以及 DeFi 應用的需求已經顯現。
Ordinals 協議的出現從根本上使比特幣能夠承載這些新型資產,而 BRC-20 標準爲代幣化提供了框架。盡管技術上與以太坊的 ERC-20 不同,但其在擴展比特幣用途方面的作用類似。
所有這些進步構成了幾年前尚不存在的技術棧。比特幣生態系統現已準備好圍繞其核心資產構建完整的 DeFi 基礎設施。
總之這些催化劑共同作用,使得 BTCFi 已經成熟,未來幾年,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發展。
BTCFi 生態系統場景
BTCFi 的目標是將比特幣從被動的價值存儲轉變爲去中心化金融中積極部署的金融資產。
將比特幣引入 DeFi
BTCFi 的生命週期通常始於 BTC 持有者將其資產轉移到橋接或托管方。原始 BTC 被鎖定,並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