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流動性主導下的市場異象在當前非常態的經濟環境中,超投機已成爲市場的主要特徵。曾經用於穩定市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如今已顯示出明顯的裂痕:- 美國在充分就業時期仍維持7%的GDP赤字- 利率高達5%,比特幣卻逼近歷史高點- 即使在經濟"繁榮期",刺激措施仍在持續市場已不再反映基本面,而是反映流動性狀況。## 比特幣的瘋狂:合乎情理還是非理性?比特幣的漲已不再依賴弱勢經濟或降息預期。事實上,最理想的宏觀環境可能是無新的衝擊,同時流動性條件持續改善。目前流動性正在大幅增加:- 全球M2貨幣供應量仍處高位,可能已見頂- 若比特幣漲10%,將有超130億美元空頭頭寸被清算,顯示市場仍有充足資金推動其拋物線式漲- 比特幣通常在減半後525至530天內見頂,這意味2025年9月下旬可能是關鍵時間點基於歷史減半週期分析,可得出以下預測:流動性驅動週期:當M2增長時,比特幣表現強勁。目前M2已出現雙頂形態,且第二個高點低於第一個。頂部時間預測:- 2013年:減半後525天- 2017年:減半後530天 - 2021年:減半後518天- 2025年:約9月21日預計頂部區間:**比特幣可能達到13.5萬至15萬美元**但上行空間可能受到宏觀緊縮政策的限制。關鍵結論:九月可能出現反彈,隨後可能因流動性驅動出現回調。在基本面扭曲、流動性成爲主導力量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正在適應這一新常態。## 宏觀經濟分析(截至2025年8月3日)### 美國經濟:更廣泛的減速跡象- 本週經濟數據傳遞出明確且一致的信號: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在今年上半年急劇放緩。- 消費者行爲正在改變,盡管家庭資產負債表更爲健康,但信用卡使用收緊,反映出不確定性上升而非樂觀情緒。- 住房負擔能力創歷史新低:即使房價小幅下跌,抵押貸款利率和持有成本(稅收、保險、維護)激增。數據顯示擁有一套中等價位住房現在消耗了中產階級收入的53%,爲歷史最高,突顯了住房擁有權的結構性障礙。### 全球央行:政策路徑分化- 政策分歧正在顯現:部分央行維持利率不變,而另一些央行則因通脹放緩和經濟疲軟提前降息25個基點。- 歐元區第二季度GDP略高於預期,環比增長0.1%,但核心通脹穩定在2.3%同比,表明歐洲央行將保持謹慎。- 中國7月PMI走軟,表明其經濟復蘇勢頭消退速度快於預期,可能拖累區域需求和供應鏈。### 联准会:數據依賴的困境- 联准会連續第五次會議將利率維持在4.25%--4.50%,強化了其在混合信號中的謹慎立場。- 9月會議仍可能調整利率,但並非確定降息,联准会官員明確表示需等待勞動力市場、通脹和消費者數據的更清晰證據。- 前景取決於經濟放緩的深度以及通脹是否繼續緩解而不引發衰退。## 美日貿易協議:影響深遠的調整- 美國宣布對所有日本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高於之前的10%,遠高於年初的2.5%。- 汽車及零部件此前關稅爲27.5%,現統一爲15%,推動日本汽車股和股市漲。- 15%的關稅仍會推高日本商品的消費者價格,增加通脹壓力並削弱美國家庭購買力。- 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但具體條款和執行細節尚不明確。- 美國汽車制造商面臨比日本進口商更高的成本,引發行業擔憂。- 協議缺乏正式條約,雙方已對條款解釋產生分歧,引發對美國依賴非約束性貿易承諾的擔憂。## 就業市場:新畢業生面臨挑戰- 近期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創十年新高,僅比所有年輕工人低一個百分點,差距異常狹窄。- 盡管AI被指責消滅初級崗位,但其影響仍局限於特定行業。- 政策不確定性可能阻礙企業招聘,尤其是技術崗位。- 長期存在的大學畢業生短缺正在減弱,工資溢價趨於平緩或下降。## 印度-英國貿易協議:戰略性轉向- 英國和印度達成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削減90%以上英國對印度出口商品的關稅。- 印度將汽車進口關稅從100%降至10%,但設置配額限制。- 印度從自身關稅削減中獲益顯著,包括消費者價格降低、國內競爭加劇和企業全球競爭力增強。- 約50%此前面臨4%--16%關稅的印度出口商品將免稅進入英國。- 該協議反映全球趨勢:各國正嘗試貿易夥伴關係多元化,以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貿易格局變化。## 總結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的核心特徵是流動性驅動、財政主導和市場對傳統經濟邏輯的背離。比特幣的異常走勢、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以及勞動力市場的演變,都是這一時代的縮影。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需適應這一新現實,靈活應對流動性波動和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當前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流動性驅動的市場行爲。傳統經濟理論認爲,資產價格應反映其內在價值或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然而,在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流動性即可用資金的充裕程度成爲主導市場價格的核心因素。以比特幣爲例,其價格波動與全球M2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高度相關。當中央銀行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時,這些資金往往流向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如加密貨幣。這種現象在2025年尤爲明顯,盡管联准会維持較高利率,但比特幣仍持續漲,反映出市場對流動性的依賴已超過對傳統經濟指標的關注。
流動性主導市場 比特幣或於2025年9月觸頂15萬美元
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流動性主導下的市場異象
在當前非常態的經濟環境中,超投機已成爲市場的主要特徵。曾經用於穩定市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如今已顯示出明顯的裂痕:
市場已不再反映基本面,而是反映流動性狀況。
比特幣的瘋狂:合乎情理還是非理性?
比特幣的漲已不再依賴弱勢經濟或降息預期。事實上,最理想的宏觀環境可能是無新的衝擊,同時流動性條件持續改善。目前流動性正在大幅增加:
基於歷史減半週期分析,可得出以下預測:
流動性驅動週期:當M2增長時,比特幣表現強勁。目前M2已出現雙頂形態,且第二個高點低於第一個。
頂部時間預測:
預計頂部區間:
比特幣可能達到13.5萬至15萬美元
但上行空間可能受到宏觀緊縮政策的限制。
關鍵結論:
九月可能出現反彈,隨後可能因流動性驅動出現回調。
在基本面扭曲、流動性成爲主導力量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正在適應這一新常態。
宏觀經濟分析(截至2025年8月3日)
美國經濟:更廣泛的減速跡象
全球央行:政策路徑分化
联准会:數據依賴的困境
美日貿易協議:影響深遠的調整
就業市場:新畢業生面臨挑戰
印度-英國貿易協議:戰略性轉向
總結
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的核心特徵是流動性驅動、財政主導和市場對傳統經濟邏輯的背離。比特幣的異常走勢、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以及勞動力市場的演變,都是這一時代的縮影。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需適應這一新現實,靈活應對流動性波動和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
當前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流動性驅動的市場行爲。傳統經濟理論認爲,資產價格應反映其內在價值或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然而,在超投機資本主義時代,流動性即可用資金的充裕程度成爲主導市場價格的核心因素。
以比特幣爲例,其價格波動與全球M2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高度相關。當中央銀行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時,這些資金往往流向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如加密貨幣。這種現象在2025年尤爲明顯,盡管联准会維持較高利率,但比特幣仍持續漲,反映出市場對流動性的依賴已超過對傳統經濟指標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