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籤名釣魚:了解底層邏輯提高安全意識在Web3世界中,"籤名釣魚"已成爲黑客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盡管業內專家不斷宣傳相關知識,仍有許多用戶不慎落入陷阱。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人對錢包交互的底層邏輯缺乏了解,而相關知識的學習門檻又較高。爲此,本文將嘗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解方式,向讀者解釋籤名釣魚的原理,以及如何有效防範。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使用錢包時主要有兩種操作:"籤名"和"交互"。簡單來說,籤名發生在鏈下,不需要支付Gas費;而交互發生在鏈上,需要支付Gas費。籤名通常用於身分驗證。例如,當你需要登入某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時,你需要籤名以證明自己是該錢包的所有者。這個過程不會對區塊鏈產生任何影響,因此無需支付費用。相比之下,交互則涉及實際的鏈上操作。比如在某DEX上進行代幣交換時,你首先需要授權智能合約操作你的代幣(approve),然後再執行實際的交換操作。這兩個步驟都需要支付Gas費。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後,我們來看看常見的幾種釣魚方式:1. 授權釣魚:這是一種經典的釣魚手法。黑客通過僞裝成正常的DApp或NFT項目,誘導用戶進行授權操作。一旦用戶確認,黑客就能獲得操作用戶資產的權限。2. Permit籤名釣魚:Permit是ERC-20代幣標準的一個擴展功能,允許用戶通過籤名來授權他人操作自己的代幣。黑客可以誘導用戶簽署Permit消息,從而獲得轉移用戶資產的權限。3. Permit2籤名釣魚:Permit2是某DEX推出的一項功能,旨在簡化用戶操作流程。然而,如果用戶曾經使用過該DEX並授予了無限額度,那麼黑客就可以利用這一機制來轉移用戶的資產。爲了防範這些釣魚攻擊,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1. 培養安全意識:每次進行錢包操作時,都要仔細檢查你正在執行的是什麼操作。2. 資產分散管理:將大額資金與日常使用的錢包分開,以降低潛在損失。3. 學會識別可疑籤名:特別注意包含以下字段的籤名請求: - Interactive:交互網址 - Owner:授權方地址 - Spender:被授權方地址 - Value:授權數量 - Nonce:隨機數 - Deadline:過期時間通過了解這些底層邏輯和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我們可以大大降低成爲籤名釣魚受害者的風險。在Web3世界中,保持警惕和持續學習是確保資產安全的關鍵。
Web3籤名釣魚防範指南:揭祕底層原理與安全策略
Web3籤名釣魚:了解底層邏輯提高安全意識
在Web3世界中,"籤名釣魚"已成爲黑客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盡管業內專家不斷宣傳相關知識,仍有許多用戶不慎落入陷阱。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人對錢包交互的底層邏輯缺乏了解,而相關知識的學習門檻又較高。
爲此,本文將嘗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解方式,向讀者解釋籤名釣魚的原理,以及如何有效防範。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使用錢包時主要有兩種操作:"籤名"和"交互"。簡單來說,籤名發生在鏈下,不需要支付Gas費;而交互發生在鏈上,需要支付Gas費。
籤名通常用於身分驗證。例如,當你需要登入某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時,你需要籤名以證明自己是該錢包的所有者。這個過程不會對區塊鏈產生任何影響,因此無需支付費用。
相比之下,交互則涉及實際的鏈上操作。比如在某DEX上進行代幣交換時,你首先需要授權智能合約操作你的代幣(approve),然後再執行實際的交換操作。這兩個步驟都需要支付Gas費。
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後,我們來看看常見的幾種釣魚方式:
授權釣魚:這是一種經典的釣魚手法。黑客通過僞裝成正常的DApp或NFT項目,誘導用戶進行授權操作。一旦用戶確認,黑客就能獲得操作用戶資產的權限。
Permit籤名釣魚:Permit是ERC-20代幣標準的一個擴展功能,允許用戶通過籤名來授權他人操作自己的代幣。黑客可以誘導用戶簽署Permit消息,從而獲得轉移用戶資產的權限。
Permit2籤名釣魚:Permit2是某DEX推出的一項功能,旨在簡化用戶操作流程。然而,如果用戶曾經使用過該DEX並授予了無限額度,那麼黑客就可以利用這一機制來轉移用戶的資產。
爲了防範這些釣魚攻擊,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培養安全意識:每次進行錢包操作時,都要仔細檢查你正在執行的是什麼操作。
資產分散管理:將大額資金與日常使用的錢包分開,以降低潛在損失。
學會識別可疑籤名:特別注意包含以下字段的籤名請求:
通過了解這些底層邏輯和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我們可以大大降低成爲籤名釣魚受害者的風險。在Web3世界中,保持警惕和持續學習是確保資產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