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新紀元:從投機到價值創造
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演變與未來
"互聯網資本市場"這個詞包含了多層含義。在當前語境下,它主要指依托區塊鏈技術優勢催生的金融創新:跨越地理邊界的金融科技。人們可以使用數字貨幣進行借貸、將國債和私人信貸通證化、發行穩定幣等。在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交匯的今天,這些創新統稱爲"互聯網資本市場"。
對於深耕鏈上交易領域的資深參與者而言,互聯網資本市場的內涵遠不止於"鏈上國債"。它涵蓋了NFT、DeFi、ICO以及過去十年間誕生的各類投機工具,還包括自2015年以太坊首個智能合約部署以來可交易的代幣。
本文將聚焦代幣、敘事、高倍回報、空投背後的基本邏輯,深入剖析互聯網資本市場的這一面。我們即將迎來資深加密參與者所稱的"新元宇宙"。要理解這一點,首先需要觀察這些資本形成機制及其帶來的變革。
市場融資機制的演變
回顧過往週期,我們可以看到市場融資機制的不斷變遷。從ICO、到中心化交易所代幣,再到meme幣,這一演變可以簡要概括如下:
早期ICO(2017年前後)
在這一階段,投資者基於項目方的"承諾"出資,目的是轉售給後來者。技術往往缺乏實際應用價值或無法帶來實質性改進。大多數情況下,這更像是一場"擊鼓傳花"遊戲。典型案例包括Bitconnect、Dentacoin等項目。
風投黃金時代(2021年泡沫期)
這波浪潮吸引了大量機構資本,但回顧發現,它對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害——估值畸高、激勵機制設計不當。然而,這一時期也誕生了一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以某協議爲例,盡管其"過早給予過多"的機制影響了代幣早期表現,但它無疑是當前最優秀的加密產品之一。這也是一些知名項目崛起的時代。即便對它們的治理或運營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這一時期並非全然負面。
兩極分化
某交易平台崩塌後,加密領域陷入存在主義危機——不信任情緒蔓延,許多人開始認爲"一切都是騙局"。盡管如此,我們需要看到其中的細微差別。雖然部分項目如同賭場,但並非全部如此——穩定幣和通證化正在實際場景中展現巨大價值,而不僅僅是發行meme幣或作爲小衆資產的交易對手。
這一階段既有純meme項目,也有更"正經"的敘事,如AI代理。估值大幅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貼上"meme"標籤的項目都止步於此。一些項目已經從"標籤"階段跨越到"正經"階段,展現出真實價值。
合規性與數字市場的融合
我們正進入一個更加成熟的階段——機構投資者正在進入,並保持高度興趣。然而,對行業內部運作機制的深入了解,可能會讓人對某些項目持悲觀態度。
這種"知之甚多"可能成爲一種詛咒——將一切都貼上"meme"的標籤,只會讓人失去信念。以以太坊爲例:在過去兩年裏,它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許多重倉者選擇離場,媒體對其持續唱衰。
然而,現實情況是:你認爲主流機構投資者會關心以太坊基金會領導層的某些行爲嗎?你覺得在以太坊上推出代幣化基金的大型機構,會在意以太坊基金會的內部文化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正是我們需要內化的觀點。許多加密貨幣項目似乎忘記了如何"做夢",而傳統金融正在重新學習"做夢"。這將帶來更多機遇——隨着數字化和主流化的推進,越來越多高素質的建設者將投身其中。
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未來圖景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互聯網資本市場。我們正迎來過去五年裏前所未有的繁榮期——監管、技術實力和資本的完美結合,其中相當一部分將發生在鏈上。毫不誇張地說,我相信未來幾年一些最有價值的公司將在鏈上發行代幣。
事實上,這已經開始發生。某協議就是互聯網資本市場的典範。它沒有接受風投資金,也沒有股權負擔,而是純粹的鏈上代幣項目,最初並未在交易所上市。
值得再次強調的是:這個協議曾經是一家市值400億美元的企業,沒有路演材料,沒有股權結構的包袱。這家純鏈上巨頭一出現就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目前正朝着年化收入10億美元邁進——從零到一。它是互聯網資本市場運作的最純粹體現。
但請不要誤解,這並非對某個特定項目的推崇。我相信,未來幾年會有更多類似的案例出現。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趨勢——不要讓悲觀情緒扼殺了曾經的夢想。遺憾的是,許多人忙於追逐某個隨機小幣種50%的收益,因爲這就是我們過去四年來被訓練去做的。現在是時候懷抱更大的夢想了——劇本已經寫好。
如今,束縛我們的枷鎖已不復存在。人們長期被過去的結構所限制——但在互聯網資本市場時代,擁有5-10%的自有貨幣,並將其打造成價值1億至10億美元的產品,其收益將遠超預期。
沒錯,融資仍然必要,ICO也無可厚非。但再看某些成功項目的路徑:如果你對產品有信心,就發行鏈上代幣、保留充足份額,然後讓市場這位真理的仲裁者來判定價值。資本主義的問題在於,它讓參與者目光太過短淺。它確實推動創新朝正確方向發展,但卻未能真正實現創新。太多人滿足於快錢,而錯過了長期複利帶來的更大收益。
長期思考通常會帶來幾何級數而非算術級數的結果——比如,2年內翻2倍,4年內翻5倍,5年內翻10倍。
你可以通過開發一款產品然後放棄它賺取1000萬美元,或者再多投入幾年時間開發該產品,有機會賺取3億美元。
結語:從投機到真正擁有
最後談談市場的投機屬性。短期內,市場無疑還是選票機——"無價值"資產價格也會漲,"優質資產"價格也可能超越內在價值,團隊拋售或許也會再度發生。
但關鍵在於,這次數字化浪潮將吸引更多優秀、真正具有建設力的創始人加入,我相信這正是趨勢的拐點,將催生更多出色的鏈上產品。
回顧那些成功案例:它們都有可觀的年化收入,穩定幣存量巨大,淨存款規模驚人。一些項目甚至在全球範圍內售出大量週邊商品,在主流零售渠道上架產品。它們都有鏈上代幣支持。
我們可以討論它們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但我更願意探討這些實質性問題,而不是回到那個只能購買空洞承諾的時代。我寧願擁有一些真實、tangible的資產,而不是假裝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如果總是將每個代幣都視爲"meme",那就太過浪費機會了。像某些成功項目那樣發行的代幣,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新者很可能就在鏈上發行代幣。其中一些資產最終將成爲主導金融未來的鏈上巨頭。而我們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將其簡化爲"僅僅是一個meme"是錯失千倍收益的絕佳方式。
這就是投機方式的演進:我們從交易毫無價值的空氣幣走到今天,終於可以真正擁有實在、持久、且最重要的鏈上資產,而它們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是時候重拾信念,擺脫過去的束縛,重塑夢想。未來充滿希望,不要讓過去的陰霾遮蔽了你對未來的樂觀。
這——就是我眼中的未來:互聯網、資本、市場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