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i熱潮興起 鏈上科研能否成爲新的長生不老藥

Meme背後的基本面:鏈上DeSci是否能成爲長生不老藥?

近兩周以來,DeSci成爲了加密市場最熱門的賽道之一。自11月初某交易平台宣布投資BIO Protocol後,這一曾經沉寂的概念再度興起,引發了熱錢蜂擁而至。RIF、URO等項目湧現出驚人的財富效應,同時也催生了一個新的潛力Meme賽道。

DeSci,即去中心化科學,旨在通過Web3技術建立公共基礎設施,實現科學知識的公開公正資助、存儲和傳播。這一概念鼓勵科學家公開分享研究成果並獲得榮譽,同時允許任何人輕鬆訪問和貢獻研究成果。簡而言之,DeSci致力於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科研領域的諸多問題,包括資金籌集、知識共享、評審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當前,DeSci項目主要集中在籌資方向,多數項目通過代幣化模式爲科研開發融資,同時倡導將科研成果上鏈以提升透明度並保護知識產權。DeSci的核心價值在於爲需要長期投入的科學研究開闢了新的籌資渠道。由於將加密與科學研究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進行了連接,賦予了代幣化更多的實際意義,因此被市場認爲是Meme實用化的典型案例之一。

本輪DeSci熱潮的爆發,很大程度上源於名人效應。11月初,某交易平台完成對BIO Protocol的戰略融資,將這個"鏈上科學版的Y Combinator"推到了聚光燈下。隨後,在泰國曼谷舉行的DeSci Day活動中,多位業內知名人士共同探討DeSci,進一步將這一概念推向了風口浪尖。

加密市場迅速掀起了DeSci熱潮,Pump.Science項目一炮而紅,RIF、URO等項目更是跑出了驚人的千倍利潤,使得這一賽道徹底出圈。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爲,DeSci領域現在的感覺就像2019年初的DeFi時代,雖然一切都還很原始、實驗性,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即便在近期市場大幅回調的情況下,DeSci板塊仍逆勢漲3.35%。

然而,盡管DeSci的願景令人向往,爲科學研究開闢新的資金渠道無疑具有價值,但從當前情況來看,炒作成分顯然大於實際效用。科學研究的長期性與Meme領域的短期逐利性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試圖用純投機的Meme賽道來中和零投機的科研領域,這種想法似乎有些不切實際。

科學研究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需要可持續的長期投資。這也是爲什麼科研資金通常採用國家牽頭、龍頭企業引領的模式,國家資本與社會資本相結合以對沖風險並保持競爭力。然而,在加密市場中,注意力才是核心,熱點難以持續。目前圍繞DeSci的熱錢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類項目的迷因幣發行平台Pump.Science上,這表明市場更關注的是賺錢效應,而非長期的科研價值。

從歷史角度來看,DeSci概念並非完全新穎。早在2021年7月,業內知名人士就發起了VitaDAO項目,這被認爲是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DeSci項目。然而,這個項目的發展並未如其概念那般波瀾壯闊。

VitaDAO是一個由社區所有、致力於資助早期長壽研究的項目,旨在通過社區的集體力量推動科學創新,研究和支持延長人類壽命及預防與年齡相關疾病的項目。盡管曾因某制藥巨頭的戰略投資而短暫引發熱議,但隨後迅速歸於沉寂。目前,VitaDAO已部署420萬美元資金,資助了24個項目,並與多所知名大學展開研究合作。但相對於其投入,實際成果卻顯得頗爲有限。

另一方面,盡管將科研成果上鏈可以增強透明度和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科學知識的傳播,但這在相對封閉的科研領域可能會引發結構性變革。在當前的科研體系下,多數研究團隊對研究成果和實驗數據保持高度保密,以防止未經授權的泄露或利用。隨着去中心化的強勢進駐,數據的安全性也面臨新的挑戰。

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可以預見,除了在科研內容、評審公正性與數據代幣化等表層應用外,只有那些實現難度極高、耗時極長、需要高度協作的課題才能真正契合加密模式。從這一輪熱潮來看,多數DeSci項目都將目光聚焦在一個全人類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上——長壽,這也讓市場戲稱DeSci爲鏈上的"長生不老藥"。

長生不老終究只是美好願景,市場關注DeSci更多是爲了其背後帶來的流動性。盡管BIO Genesis社群募資活動籌集了3300萬美元,近兩周DeSci板塊也出現飆升,但一級市場的動作仍然有限,大型機構尚未大規模參與。從龍頭項目來看,二級市場的關注度也顯得平平,主要項目的市值多在1億2000萬至2億美元之間,與其他板塊龍頭動輒10億美元的市值相去甚遠。

Meme有基本面了?鏈上"長生不老藥"DeSci還能活多久?

但如果撇除長期性來看,DeSci在Meme界算是相對不錯的版塊。與其他Meme相比,DeSci具備更強的敘事性。雖然名人效應難以持久,但由於有實際科研項目支撐,因而存在基本面效應,任何科研的創新與產品的研發都會加強敘事力度。生物醫學板塊對於籌資多持開放態度,且該領域的新興性使其更有可能與加密領域接軌。此外,DeSci具備潛在的破圈效應,當前版塊的名人效應暫時還集中在加密內部,傳統醫療與科研領域的名人尚未大規模進入,大型機構也還未湧現,這爲後續敘事提供了發展空間。

從宏觀市場來看,無論是動物園還是藝術家,是AI驅動還是科研驗證,Meme已然成爲了市場資金的主要承載。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輪財富效應的主要承接者不再是傳統的山寨幣。從山寨市場來看,盡管比特幣漲勢強勁,但以太坊的跟進效應顯著降低,山寨幣的表現則大多下跌,前十大加密資產中僅少數幾個出現漲,動輒數十倍增長的山寨季似乎難以復現。

資金流向的變化是關鍵。傳統牛市傳導路徑通常是從高穩定性資產逐步下沉外溢至低穩定性資產,但今年這一路徑似乎發生了變化。隨着機構的進駐與項目數量的飽和,外部大額新增流動性主要流入比特幣生態,公鏈生態又缺乏強勁的應用湧現,山寨幣更是深陷供需結構危機,比特幣成爲生態資金的虹吸者。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快進快出、財富效應集中的Meme脫穎而出,山寨季也因此演變成了Meme季。

一個典型的例證是,Pump.fun已然成爲了牛市的最大贏家。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pump.fun累計收入接近2.3億美元,已部署代幣總數約爲374萬。

當然,Meme的崛起並不意味着山寨幣的徹底衰落,兩者並非完全替代關係。在監管放松與板塊輪動的背景下,山寨幣仍有可能逆風翻盤。但Meme市場地位的提升無疑反映出市場的結構性轉變。實際上,隨着新生代的進入與新技術的快速演進,加密市場正經歷着敘事邏輯、傳播模式、運營方式的深層次變革。

傳統山寨項目圍繞代幣釋放以維持敘事長期割韭菜的模式難以持續,市場也不再對VC代幣盲目買單,而是向着更公平、更自主、更貼近代幣核心的方向遷移。在這種趨勢下,Meme與項目的結合似乎比單一項目更具競爭力。Meme相對公平,而項目又賦予了基本面,兩者高度契合,這或許也是當下AI Meme、DeSci等概念興起的原因之一。

然而,共識的形成具有高度隨機性,真正的Meme金礦少之又少。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某平台共發行代幣359萬個,遠超過去10年加密世界的代幣發行總量。其中成功上線的代幣僅佔1.4%,市值過1億美元的代幣更是寥寥無幾,僅有不到萬分之一的Meme市值能超過千萬美元。

長期來看,在注意力與長期性中找到平衡將成爲Meme發展的重要課題。但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保住本金、避免歸零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Meme有基本面了?鏈上"長生不老藥"DeSci還能活多久?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幸存者谬误vip
· 08-13 10:16
还不如拿钱发论文呢
回復0
空投舔狗vip
· 08-10 14:06
炒完狗币炒科学,割总们永远不会停
回復0
RadioShackKnightvip
· 08-10 14:06
又一波韭菜收割
回復0
CoffeeNFTradervip
· 08-10 14:03
又来一波韭菜收割?
回復0
FadCatchervip
· 08-10 13:40
又一波韭菜收割工具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